台北故宫藏文彭《草书七绝诗册》高清欣赏
文彭作为明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,其笔下的《草书七绝诗册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纸本草书形制,单幅尺寸约29.1×36cm,虽幅面不大,却尽显文人书法的雅致意趣,将诗与书的融合推向了精妙境界。
文彭作为明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,其笔下的《草书七绝诗册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纸本草书形制,单幅尺寸约29.1×36cm,虽幅面不大,却尽显文人书法的雅致意趣,将诗与书的融合推向了精妙境界。
一、风梳柳线千缕柔,半亩秋光入眼眸。叶染鹅黄笺上落,云裁素练水中游。二、暑散晨雾测寒暑,稻垂谦谷量春秋。桂香半窗茶烟袅,天淡云浮月影周。三、浮名散作闲云去,野鹤随波自在舟。但守清欢一炉暖,余生淡墨写清幽。四、阴阳均分昼夜同,得失随叶落从容。素心
杨元花,女,1954年9月出生,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人,揭阳诗社社员,揭阳榕城作家协会会员,《鲁南作家》编辑部特约作家,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编辑委员会认证诗人,中华诗书画派成员。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80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系,儿科副主任师,从事医师工作
冯志远,四川省峨眉山市人。生于一九四三年。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。从事教育事业四十七年,先后任中学校长,书记十多年。自幼攻读诗词,曾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诗歌、文论、报告文学几十篇。从二OO四年起已出版《奈河桥集》一卷、二卷。近年致力于格律诗词的研究。荣获2
诗作者李增,1963年11月出生,山东省邹平市人。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。曾发表诗篇2000余首,获得全国举办的“三羊开泰暨十二生肖”诗书比赛一等奖,获得第一届、第二届“国粹杯”中华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,获得“红船百年”全
华夏文明博大精深,风流人物层出不穷,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,王阳明与曾国藩宛若两颗耀眼的星辰,他们不仅实现了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的三不朽,而且也深受后人崇敬。
中秋月,是中国人心中最浪漫的文化符号。诗人们或叹时光易逝,或抒思乡之苦,或赞月色无私,或寄闲适之趣。这12首七绝作品,藏着独特的中秋意趣,每一句都裹着最真挚的人间情感。循着这些诗句,我们既能赏尽不同时代的月色之美,更能读懂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中秋情怀。
离别,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场景,它饱含着伤感、不舍,也有着对未来重逢的期许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记录下了离别的瞬间与复杂情感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 15 首经典七绝,感受其中的深情厚意。
李白(701年—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。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在盛唐诗人中,王维、孟浩然长于五绝,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,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,只有李白一人。
在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,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创造与思考的方式。它不再只是执行命令的工具,更逐渐成为激发人类创新能力的催化剂。善于运用AI,普通人也能突破思维局限,打开前所未有的创意空间。
楼兰”之名始见于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,汉文帝前元四年(前176年),冒顿单于在给汉文帝的信中提及楼兰:“定楼兰、乌孙、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,皆以为匈奴,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。”这时的楼兰已被匈奴人征服。
这位国防科技大学原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的政委,在退休后的十余年间,笔耕不辍,创作诗词近千首,其中以其母校湘乡东山学校——少年毛泽东母校为主题的诗词就达200余首。这些诗作绝非简单的数量累积,而是一位学子对精神原乡的深情回望,一位文化守望者对教育本质的诗性思考。
民刊物《三亚湾》设计了一个“古月溶湾”的栏目,每期用四个页码,专门刊发旧体诗词。而这个栏目,是诗人投稿最踊跃的栏目。旧体诗词在海南的传承、发展,始于1000多年前唐代的官宦流放海南时期的传播。之后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,成了其中最热心,最有成就,口碑最好的传播者。
他笔下,既有 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 的边塞豪情,也有 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” 的宫怨愁思。
写给我的朋友们,铁粉丝朋友们,广大的读者朋友们的心里话:这次公开发布发行,是我创作初期2016年三年后的诗词论文作品。
总觉得读诗是件极私人又极共通的事。某个寻常午后,或是某个辗转难眠的深夜,偶然翻到一句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心头忽然就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——分明从未到过玉门关,却好像跟着那缕春风,掠过了万仞群山,摸到了戍边人眼底的寒凉。
檐角垂露,篱边绽梅,陌上飞莺——四时风物皆可入诗;牧笛横吹,孤馆灯残,扁舟逐浪——人生况味尽付短章。这四十首七绝,承田园之闲适,载羁旅之愁思,绘山水之灵秀,感时序之流转。不追浮艳辞藻,只撷生活本真,一字一句皆是心之所感,愿能引你于墨香中,见寻常日子里的动人微光
中国是诗词的国度,史上流传至今有名有姓的诗人超过万人,里面不乏大名鼎鼎的著名诗人。
史上七绝众多,按照水平高低,可分为S级、A级、B级、C级,那S级七绝都有哪些?
秋的倩影是归雁,是微云,也是浅水和远山;秋的气息在风中,在雨中,也在寒砧和白露中。